努力上好语文课

来源:金华家教网 日期:2014-7-7

努力上好一节课几乎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凭着一股无比的热情,把全身心投入到了教学准备与教学实践之中,更是让人敬佩。然而,教与困总是相伴相生,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语文教学更是在教与困的矛盾中展开,语文教学应当不断地调整教者的自我教育,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态度,不断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地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调整教学的内容等等。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同的准备。

一、从课的准备上来看,有备才能有得,主动才能收获,分享才可益智,行动才可使之乐学。

(一)准备教学要尽可能地考虑建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应放手让学生查找、搜集相关的文本资料,生活资料。努力拓展阅读的领域范畴。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方向性引导。总之,教师要注重课前准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准备《作文应善于发现》这节作文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很高兴能为大家在这里(阶梯教室)上一节课,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就是昨天作文批改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我能和大家一道用合理的方法把它解决,所以今天我要讲的是《作文应善于发现》。

首先,我们来检查背诵《诗经·桃夭》。思考《桃夭》一诗的内容与题目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背《诗经·桃夭》。

师:我们这两周就背过了《诗经》里的五首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五首诗的题目与内容有着怎样的联系?《关雎》它写的是对美的追求要讲究“礼”,我们从中发现了古代的礼仪与乐有关,《蒹葭》讲的是对美的追求要有所付出,而付出需要艰苦的代价。那么《葛覃》呢?我们从中知道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大家接触到了 “归宁”。我讲过有“归省”和“归宁”的差别,这里就告诉我们“归宁”是哪里来的,“归宁”怎样用。这几首诗中还有方才背诵的《桃夭》、以及先前背过的《卷耳》那我们来想想,若是把这几首诗从题目和内容的关系上来思考,他们有关联吗?

生:有。(点头认同)

师:那么就请大家结合诗的内容谈谈这五首诗中的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怎样?

这是一节课的导入部分,可见我们在平时积累中,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大家不仅仅是背会了几首诗,重要的是继续在语境中完成了识字能力的落实,加强了对实词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语料库。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多了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在思考与展示中,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多了一种求知探讨的渠道。

(二)细读文本明确集约而简明的目标。首要的是要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仔细地考量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不违背规律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学,严格落实至少一课一得的自我约定。

语文是一个需要长期涵养的学科,不该提倡夸张的多,起码的是能保证有效,才可望见实效,有了实效积累才可期盼高效。学会解决主要问题的主要矛盾才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语文教师真的需要“因地制宜”的自由,不可被划一的教学模式绑架。教师要基于课堂设定的目标能力尽可能地进行结合文本的实践练习,以达到落实运用的目的。记得十几年前,我上了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为赵树理的小说《老杨同志》,在备课的时候,我想这节课是按着小说课的常规教学,还是有所突破。若是常规教学无非是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来展开。或者围绕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讲解。可在此前的三个学期,已经多层次认识了这些要素。于是我考虑能不能用一个关键问题对小说的教学加以阶段性的总结。便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请你依据已有的小说阅读知识的,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为什么说老杨同志是自己人?”对学生只强调了一点,回答问题要有理据,亦可写成书面表达。第二日上课的时候,学生异常的活跃,把所具有的小说知识都在具体内容中加以了再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交流分享中他们得到了提高,接下来以此方法学习了《杨修之死》,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杨修之死责任在谁?”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这节课也自然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由此可见,一课一得,亦可事半功倍。关键在于你在哪个适当教学阶段,考虑了怎样的相应的有效问题。立足于细致的思考,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者的自主教学意识,为自己的语文课负责,为一节课负责,让学生的时光不白流去。

(三)开放教学视野,联系而有效地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于有了一定教龄的语文教师而言,多会有对一篇课文常教常新,越教越敬畏的感觉,琢磨多了往往问题就多了,这是语文教师的常态。教学的问题发现多了,材料查找与积累也就有了动力,教学境界也自然的由常态的书面备课达到心备的境界,思维整日里放不下离不开语文,语文问题如影随形。这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是教学难点,这些让你放不下的问题就是重点。重点的问题就如天空中的鸟,清水中的鱼,在思想的空间里腾跃。课文就如天空与净水,一眼望得见的,不是要教的重点。语文教师的思维应围绕着课文中最具生命力的问题展开。例如,教学蒲松龄的小说《狼》这节课的重点,除了基本的文言知识外,重点又怎样确定呢?从内容角度来论就应该放在“屠夫”与“狼”的矛盾之间,而对立双方的核心矛盾又是狼的黠与诈同屠夫的急中生智,急中生勇中发现的。由此教学难点的确定,就应从对立双方的特点上认识课文,寻找人物行动细节,发现作者情感寄托的关节点。这一课教学的难点似乎不应在课内,这样说话一定会为许多人所不解。细想这一课属于小说《狼三则》,你若孤立地看待这一篇势必会孤陋寡闻,过于片面,这样教的学生也只是认识手里的这一篇,就不会从几个方面理解作者写狼的真意了,作者的真正目的应在读过三则故事之后,甚至他的小说《梦狼》之后你才理解。难点应在作者写这一系列的小说的目的上,因此教读本文的难点既是在篇外,亦在教学之内。这样确定一课的重点难点是不是就由单纯的点到了面上,重点在学生的读书与认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学生的视野打开了,阅读的理解能力也就自然加强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几乎每节课都有所推荐,学生多读多获,才不会被我所蒙蔽,教学相长,才是语文教学的真重点。

(四)从课程资源的价值与学生能力培养目的两个方面的因素确定教学时数。

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数,应当从几个因素来考虑。教学时数的确定从表面来看是依据教学内容,而其实质却应是这一课在学生成长阶段的作用如何?他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发展阶段会起到怎样的影响?例如,在学习黎巴嫩诗人《沙与沫》一课时,我就先布置学生把课前印发好的纪伯伦的诗选阅读好,再来学习课文所选的部分,学生各抒己见的把理解认识与大家交流,然后参考大家的讨论,写出自己的有智慧的句子。课文虽短,我们却上了一周,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智慧点滴“再造沙与沫”,相约二十年之后,同学聚会的时候,再来欣赏自己的智慧。用了这样长的一周时间,其价值何在,我想就在于让学生肯定自己的语言能力,欣赏交流学生自己的智慧,精炼自己的语言,为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树立信心。

(五)紧扣文本解读的方式充分而有条理地准备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的展开来讲,教者要充分而有条理地解读课文,对文章的解读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学过程要尽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把握所学的文章。例如:在《伤仲永》一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以下形式。这篇课文是保留在七年级下册的一篇传统课文,是王安石高中进士(1042)的第二年完成的感时之作。其实王安石与文章中的方仲永为同庚,并且皆为幼年早慧。王安石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所行所思,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为世人书得醒世之言。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作者所“闻”来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作者与方仲永二人同庚,都出生在1021年,文章所记五岁时(1025年)的方仲永是文章中的主角,作者先写方仲永的家庭背景,言其没有可熏染之读书环境(甚至胎教),继而极言其无师自通的本事,不识书具,然而忽极渴求,其父无奈,自家不备,再次言明,奇才与家学无关,方仲永的确无师自通,有如神助,一经获得书写工具便可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再经多事秀才炒作便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更以“指物作诗”出众。城里人亦多为好事猎奇之徒,为了一睹“神童”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愿意为此支付不菲润笔,以利诱之,其父便忘乎所以,专于此利,延宕了孩子的学业。行文至此方仲永神奇的特点,令人啧啧。然而皆不是其亲见,并不可全知其貌,尽赏其才,只是间接听闻而已。这样安排材料也正可,以其未见之神往,突出其异稟之赋,也为下文所见之疑做铺垫。

其次,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所“睹”来看。

编辑者:金华启航家教网www.0579j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