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2·烟台高三调研)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 )
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
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
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
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
[答案] ABC
[解析] 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x=2at2=vt,可以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平均速度v,B、C正确;又v=at,可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正确;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 D错误。
2.(2012·河南郑州模拟)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来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4m,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g取10m/s2)( )
A.7m/s B.14m/s
C.10m/s D.20m/s
[答案] B
[解析] 刹车是减速到0的匀变速运动,根据2ax=v2-0可得B选项正确。
3.(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2L B.2L
C.4L D.4L
[答案] C
[解析] 由v2-v0=2ax可得,v2=2aL,即L=2a;当它的速度为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l=2a=4×2a=4,选项C对。
4.(2012·长春毕业班调研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x2=t2 B.a2=t2
C.t1=t2=t1+t2 D.v=t1+t2
[答案] AC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体加速和减速时最大速度相同,根据x=2vt,v=at,可知选项ACD正确;由于a1t1=a2t2,所以a2=t1,B错误。
5.(201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十)一小球从光滑的长直斜面上自由滑下,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小球的某段运动过程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T。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小球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x,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s,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求得( )
A.第1次闪光时小球的速率 B.小球所受的合力
C.斜面的高度 D.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 AD
[解析] 由s-x=2aT2可求出加速度,再由第一段位移(v1+aT)2-v1=2ax可得第一次闪光时小球的速度,A对;由光滑斜面a=gsinθ可求得斜面倾角,D对;小球质量不知,所以合力不能求出,斜面长度也不能求出。
6.(2012·安徽淮南模拟 )在水平面上有相距20cm的A、B两点,一质点以恒定的加速度从A向B做直线运动,经0.2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
B.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
C.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
D.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
[答案] C
[解析] A、B间的平均速度v=0.2m/s=1m/s,它等于经过A、B的中间时刻即0.1s时的瞬时速度。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经过0.1s,质点未到A、B的中点,中点时的速度大于1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经过0.1s,质点经过了A、B的中点,中点时的速度大于1m/s,选项C正确。
7.(2012·黑龙江模拟)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过5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0 B.10m
C.12.5m D.37.5m
[答案] C
[解析] 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根据题意可知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4m/s2,则汽车运动时间为2.5s,故5s时汽车已静止,所以汽车通过的位移就是2.5s时的位移,即x=2×t=2×2.5m=12.5m,则C正确。
8.(2012·杭州二检)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 (m/s) |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 C
[解析] 在反应时间或思考距离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可知正常反应时间t=7.5/15=0.5(s),则选项A正确;酒后反应时间t=15.0/15=1(s),则选项B正确;正常减速到停止距离x=2a,则a=2x=2(22.5-7.5)m/s=7.5m/s2,故选项C错误,当汽车速度v=25m/s时,酒后制动距离为66.7m>60m,故选项D正确,故本题应选C。
二、非选择题
9.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5s速度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________m。
[答案] 98
[解析] 匀加速上升时h1=2t1=10m;匀速上升时h2=vt2=80m;匀减速上升时h3=2t3=8m。所以矿井的深度h=h1+h2+h3=98m。
10.(201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一)某驾驶员驾驶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约80m处有一人牵着一头牛横穿马路,驾驶员立即采取刹车措施,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7.5m/s2,试问该汽车是否发生安全事故?
[答案] 该车没发生安全事故。
[解析] 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匀速运动的距离
x1=v1t1=30×0.5m=15m
刹车过程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vt-v0=2ax得:
x2=2×7.5m=60m
整个过程行驶的距离x=x1+x2=15m+60m=75m<80m,该车没发生安全事故。
11.(2012·铜陵模拟)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的站台上观察,第1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8s,忽略车厢之间的距离,每节车厢长度相等,求:
(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
(2)第9节车厢通过他所用时间为多少?
[答案] (1)16 (2)0.34s
[解析] (1)以火车为参考系,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1) ∶(-) ∶… ∶(-)得:
t=)=n,
编辑者:金华启航家教网(www.0579j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