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来源:金华家教网 日期:2013-5-21

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是前人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创造性与想像力。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自己独特性的看法,会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国内外背景
我们中国有个词叫“学问”,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我国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要让学生提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每个学习者不仅要多见、多闻而且要“每事问”“不耻下问”,强调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他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学生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问题越少。学生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我国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时,又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驱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总是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中的例题,把例题中的疑问都解决了,再出示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题让学生去解答,学生很积极的去尝试。很快找出解答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培养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备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特点,而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能直接说出------ 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老师能直接说出--- 通过这些问题,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和诱导,经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能达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问题的创造性是思维的创造性的反映,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方法。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
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科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在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论讲应该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可以探究。如:把一张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直立着按入水底,纸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几只足球,有的跳得很高,有的跳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风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凉风和热风?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潜水员在水中为什么要带上氧气瓶?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密切的关系?等等。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比较低,对于教师的导语常常无动于衷,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会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他们关心的是教师为他们准备的材料,怎么玩?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少老师忙于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等待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是老师提出一个或一串问题,独揽提问大权,老师依靠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这种做法看来无可指责。但是,我们是否想到,老师们已经严重忽视了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权利。问题是老师的问题,思路是老师的思路。学生只是干寻找答案的活。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提出的问题是越来越少。竭尽全力去寻找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越来越薄弱。这也许就是当前学生普遍缺少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表明,没有把握就不举手的最多:小学生占34.8%,初中生占48.8%,高中生占42.8%。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青少年身上反而不如幼儿期强烈,甚至十分冷淡。难怪有人说我们的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成了句号”。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学龄的增长,问题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如果从学生问题产生的来源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1)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有疑问,有不理解的地方。(2)对接受到的外来信息有疑义,即自己的已知同外来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和碰撞。(3)在探求创新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但不能确知对错,渴望能被证实。在学习中,这三点常常结合为一体。学习的心理由平衡到被打破,到重新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再到被打破……这个过程不仅使原来的知识体系有所发展扩大,而且使之更趋于严密科学。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由此可见,问题的产生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
而我们的教学,却很少涉及学生问题。尽管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可绝大多数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在提问方式上:教师提问缺少“悬念”,问题之间缺少层次感。另外,教师提问“以我为主”,缺少让学生思考、发问的时空和氛围,甚至缺少“今天的课还有问题吗?”这类征询性的启发引导。教师设计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简单机械的回答。表面上似乎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其实质是教师设计好了圈套,用“提问”这个钓钩拉着学生朝里钻,学生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言呢?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教师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更多、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何使自己的课讲得更生动、更精彩。作为现代素质教育,我们不能只停留于自己的教,更重要还应该探索如何使学生会学和学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会不会问。如果一个教师教了一篇课文之后,学生从来不问,也根本不敢问,那就说明这一课是不完善的。在教学观念上,有些教师总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面对学生的问题,怕掉架子,怕丢面子,怕露底子。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最大的任务是听和答,全听了,全答了,还有什么好问的呢?正是这样的教学长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种人人都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教师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有所疑,然后有所发现,学生质疑问难,这既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又是他们深入认识的前奏。可以说学生提问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是深入认识的过程,学生会提问,说明学生会思考,会表达,其发现力,想像力,创新力得到了激发。问题最多的学生往往是最棒的、最富潜力的学生。有了来自学生的问题,老师的教学可以有的放矢,少一些想当然的盲目性。有了来自学生的问题,沉闷的课堂一定会激起波澜。

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找准"最近发展区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尽量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努力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化,才能真正使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做到发展有度,发展适度,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将问题贯串数学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小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刚入学的小学生什么都不懂,有什么问题都会向老师提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慢慢地有了很多顾虑,怕问错了会让同学笑自己笨、笑自己傻;怕提的问题不好让老师不高兴。学生于是把疑惑、把问题藏在了心里,不敢提出来。小学生的好奇心被压制下来,问题意识就逐渐消失了,换来的是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大胆地提问,就必须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多提供让学生表达自已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 第一,要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创设了和学生比高矮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但有的学生提出了“我长大了会比老师高”,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孩子使用发展的眼光想到若干年以后的变化,并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当然值得肯定。于是,我对学生这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表扬,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诚然,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承认并接纳他们不同的认知特点、思想特点、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而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还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在课堂上为了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我每节课都专门设计一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做小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题。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一开始我并没有规定要学生们提何种问题,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只要是问题就行。最后,我还给予每一位小老师适当的评价。在刚开始的几节课中,学生们众说纷纭,但久而久之,学生们便知道,在教学课堂上应该提一些怎样的问题。 第二,要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述问题,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模仿。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较差,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在课堂上,或许孩子们一时无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榜样,让学生通过倾听来模仿教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例如,在连加、连减这堂课中,我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来学习连加,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要求他们注意倾听我的提问:“你能根据情景来编个数学故事吗?”“算式怎样?”“你是怎样算的?”……进入连减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观察小鸟连续飞走的情景,进行思考“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熟悉问题情景。之后,我又趁热打铁,接着问:“看着这个算式你又有哪些问题想问大家呀 ? ”
1、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幼稚肤浅的,都应尽是给予鼓励和肯定。
发掘其中的可取之处,防止从言行上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练习课时,我让学生根据“甲数是4,乙数是5”来提问。学生想到了这样几种:甲数是乙数的百(或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或几)分之几?我问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提吗?学生都摇头了。这时我发现一个学困生好象有话要说,可又不敢说的模样,于是我不断地鼓励:“还有问题的尽管说,讲错没关系,就怕你没有勇气!”这位学生终于举起了手:“甲数和乙数的和是几?”这个问题引来一片笑声,回答的同学的脸一下子红了。这时,我问学生为什么发笑?学生都说太简单了。我就说这个是问题呀,老师只要你们提问就行了,并没有规定要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学生马上增添了提问的勇气,又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甲数是甲数和乙数和的百分之几?甲数是甲数和乙数差的几分之几?等。刚才回答的那位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勇气,积极参与了提问过程。
2、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现在有许多老师在课前先和学生聊聊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中采用商量的口吻,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不同意见。打破了学生上课只有乖乖听讲地尴尬局面,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具体措施有:
①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随时闪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保护和尊重学生提问的勇气和兴趣。
学生心里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但是学生却不敢问,不乐于问。这是因为怕问错了会让同学笑话自己,感到很难为情。于是宁可把疑惑、把问题藏在了心里,不敢也不愿提出来了。对于个别学生能勇敢的提出问题,不论其是否合理,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表扬他能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这样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好好学习。提问的同学发现原来我是这么能干呀,老师不批评,还表扬我,以后我要专心学习,认真思考,想出更好的办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问的勇气。对学生几次三番的鼓励和表扬,激起了更多的学生放下了心理的包袱,大胆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和不同的见解。
② 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养成学生提问的习惯。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小学生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好问,具有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但是这种好问和冲动在课堂上有时被老师过度的“调控”而遏制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形成有疑不问的被动学习,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的内在动力。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知识时,老师先让学生收集数据,数出各种花的数量:粉花10朵,蓝花12朵,红花8朵。接着出示有10行的格子图,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格子图里能不能把这几种花的数量表示出来呢?思索了一会儿,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了:“老师,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呀?”老师马上表扬了该生能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了。然后启发学生想想办法,动手涂一涂,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在反馈交流中,学生想出了好几种办法。第一种一个一个再往上添画格子表示。第二种就是往旁边涂。第三种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来涂。老师再一次用激情的语言表扬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种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在这里不难看出,成功的提问体验让学生感到提出问题不只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它更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不再把提问当成一种负担,逐渐地学生把提问看成是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提问的良好习惯。
③ 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
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逐渐能针对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或是不同的见解。但是对于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一直深信不疑。因此,要向学生表明:老师和编教材的叔叔阿姨有时不注意也会出现错误,不是什么都是正确的。所以你发现老师或书本上错了话,也要大胆的提出来。同时要大力表扬或奖励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或观点。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会问
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能敢于提出问题了,学生也逐步提问的良好习惯。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对知识粗浅的认识或疑问,甚至是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认知和心理的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思维活动,从而培养提问能力。
思考从疑问开始,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发现疑问并提出问题,逐步提高问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① 拨动学生提问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的需要。学生想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在课堂中适时地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一些富有童趣的情境,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比多少”这一课时,老师结合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创设了一个动物运动会的激烈场面。刚一出现,学生就兴奋起来,小手如林,纷纷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观察学生找到很多小动物。接着请学生当“小老师”根据看到的小动物,想个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比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多?”老师很快就回答出来了。这时学生就有疑惑了“老师为什么比得这么快?怎么比的?”学生心中有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求知欲也强,参与也积极,掌握理解也更快了。这时你还担心学生学得不好吗?
② 把握好提问的深度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观念和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提高自身提问的艺术水平入手,提问讲究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老师出示了一幅赛龙舟的图片。由学生从画面中提供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学生轻松地提出问题并正确地解答了。师问:“为什么你们算得这么快?”
生:“我是用了9的乘法口诀算出来的。”
师:“那你知道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你能把它们编出来吗?”
生自豪地说:“能!”
学生尝试编制9的乘法口诀。学生展示自己编的乘法口诀。
师又问:“这样的口诀正确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也情不自禁反问:对不对呀?为什么呀?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验证中去,有的用加法算,有的利用学过的其他乘法口诀进行验证••••••方法各种各样,但是都验证了口诀的正确性。
从这个案例中老师不是一味想着怎样一点一点去教他们学会9的乘法口诀,而是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放手,激发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的热情,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
③ 拓展学生提问的面
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通过探究质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规律,同时加强思维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提问步入更深层面。
如:在学习“找规律”时,老师创设一组情境:六一节快到了,学校里打算用鲜花把问口装扮地更加漂亮。请你来当个小小设计师,怎样摆又整齐又漂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摆出了很多种方法。学生都说自己是按规律摆放的,因为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不容易摆错。你看多漂亮呀。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怎样地排列才是有规律的。接着只看见两件物品让学生说说它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学生在说了几种规律(生1:萝卜,西红柿,萝卜,西红柿,萝卜,西红柿,•••••
生2:萝卜,西红柿,西红柿,萝卜,西红柿,西红柿,••••••
生3:萝卜,西红柿,西红柿,西红柿,萝卜,西红柿,西红柿,西红柿,••••••
生4:萝卜,西红柿,萝卜,西红柿,西红柿,萝卜,西红柿,西红柿,西红柿,••••••)
之后就陷入了沉思中。一会儿马上就有学生问:“老师,可不可以再加其他的东西?”师问:“你为什么要加其他的呢?”生说:“这里没有说后面一定没有其他东西了,可能第3种东西被挡住,这样的话,我又可以编出更多的规律来。”一年级的小学生能想到这一层,真是不简单。经过该生这么一说,又有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马上又想到更多更新的规律。所以,老师千万不要低估了你的学生,在你科学的引导下什么奇迹都有可能产生。
三、培养问的习惯,促使学生善问
新课程教材中的情境图就是要培养问的习惯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精心的引导,会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了。这时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广开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问的习惯。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一盒礼盒装五芳斋粽子24元,三位游客要买12盒,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马上列出数学算式 。你能借助旧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 先求出2盒的价钱24×2=48元, 接着求10盒的价钱,24×10=240元 最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12盒要付的总价 48+240=288元
生2:24×2=48元,有6个2盒,所以48×6=288元
生3:我用 竖式进行计算的 2 4
× 1 2
4 8
2 4
2 8 8
生4:24×4=96元 ,96×3=288元••••••
然后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在计算较大数值的乘法时,用竖式比较简便。学生也普遍喜欢用竖式进行计算。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提出一点看法或作出一点反思:“用其他办法行不行?还有另外的算法吗?”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生机勃勃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乐于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认知心理学也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的诱发和融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对某些问题上自己的失察甚至无知绝不掩饰,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使学生树立提问的信心,产生乐于提问的情绪体验。另外,教师还可将竞争机制引入学生提问中,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或举行辩论会,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增强提问乐趣.

编辑者:金华启航家教网www.0579j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