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放羊娃”所想到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来源:金华家教网 日期:2013-4-21

在“国培计划(2012)”—吉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吉林师范大学初中体育学科培训班上,首都体育学院的周登嵩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个记者到大西北采访,碰到一个放羊娃,便问了他关于为什么放羊的一串问题:“放羊干啥?挣钱。挣钱干啥?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羊。”我们听后都笑了,当时周教授只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并未深入的展开。后来想想牧羊娃的话的确可笑,但可笑背后让我们感受到的更是那酸楚的心痛!我想这关乎于价值取向的同时还有一个传统的问题,一个区域的问题,用我们教师的身份来说还有一个教育的问题。看看我们的周围,想想我们自己,这种“放羊娃”的思想我们见得还少吗?扪心自问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或多或少不也都在扮演着“牧羊娃”的角色吗?

身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孩子身上的传统性、依赖性、奴役性,思维的单一性,目光的短浅性,视野的局限性。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这在于我们农村学校可以说有着广阔的天地,但为什么我们却迟迟开展不起来呢?我想我们教师的惰性,能力性,责任性和学生的传统性,依赖性,奴役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培训的课堂上周教授告诉我们:“我们教师是资源,但我们的能量有限,学生是我们资源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源,向你的学生学习,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要动员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参与性,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主线,发展主旨”让学生重新回到体育课堂,真正的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发挥主人翁的效应。我雄心勃勃的回到了学校,孩子们看到久违的我更是欣喜若狂。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也要开发课程资源,下节课把家里的、身边的、有益的、安全的、符合教学活动的器材都带到学校来,孩子们是拍手称快!结果一上课我真的吓了一跳,毽球、口袋、皮筋、跳绳、羽毛球等等这些学生们司空见惯弃而不顾的东西又重新搬回了课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节课孩子们上的是不亦乐乎!但我的心情却是沉重的,三天新鲜劲一过,还会回到以往“常态课”的涛声依旧啊!回家后我又重新看了周教授讲课的课件和自己的笔记,然后与同时探讨。当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讲解了如何开发课程资源,重点讲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如改造法,即从简化规则、降低或增加难度、修改流程、转换和移植其他课程内容、变形器材、限制条件等方法着手对器材的开发和改造;改变器材的形状、大小、重量、高度、场地布局、材料更换,功能转化等来开发器材的一样多用性,开发器材应用的普遍性,通过简化规则、修改比赛方法、得分方法、获胜条件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受益;再有就是整合法,就是把原有的体育课程资源按照一加一的形式很好的结合为另一种活动形式,如跳长绳时踢毽子,跳长绳时跳短绳等等,让学生真正知道什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方法和意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定的方向性去动脑、动手,很好的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我强调的是开发资源的可再生性、活力性、绿色环保性、科学性、健身性、安全性。同时我让他们写明自己开发资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下一次课各式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旧车圈、费车胎、旧水桶、竹竿、塑料管、纸壳箱子等等应有尽有啊!一名女同学把一个大纸壳箱子剪成了“井”字型,中间空格画上“0”,然后在其余四个空格分别画上“1”、“2”、“3”、“4”,游戏方法是: 一名同学在中间“0”空格,当听到开始口令后,按照0-1-0-2-0-3-0-4连续的跳跃跳完4为完整的一次,看一分钟之内谁跳的次数最多,非常的有创意博得大家的一致认可;还有一个小不点,拿了两块磁铁和一根八号线铁丝,铁丝的两端都圈成了圆避免划伤,活动方法是:用铁丝代替跨栏的栏板,这样两块磁铁可以带动铁丝自由的调整高度。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发现了,就是没有去想怎么解决,110米高栏高1.067米、100米栏栏高84厘米;男子400米栏栏高91.4厘米;女子400米栏栏高76.2厘米这些标准高度对于我们这些身高不足1.50米的孩子来说就是从栏架中间钻过去都绰绰有余啊!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跨越,上课他们就是看客,跨栏架就是课堂上的摆设。这些都是他们缘于自身发现而创造出来的,还有很多同学的创意都出奇的好,让我这作为老师的都感到汗颜。通过尝试,我们暂时选择了一些大家都认可开发的资源项目进入课堂实验,加以改进和提高,想想这些资源的开发我们只是说说就可以实现,但一直拖到今天啊!看着这些有生命的资源我稍稍松了口气!

回想我们传统的“常态课”往往都是一球到底,或者一放到底,很少有所变化,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把体育课看成了自由放松课,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就随之而缩水。然而很多可用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原因何在?这在于教师懒于思考和动手,还在于学生的过分依赖,学生们都认为教学和器材都是你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学才是自己的事情,你教我就学,你不教我就不学,甚至你教我都不愿意学,而且有很多是“心顺身违”,教师往往是得闲处且闲,这种种传统观念和思想积聚到一起就导致了体育课的消极常态化。我们可开发的资源着实不少,我们不缺可开发资源,我们缺少的是具有可开发资源头脑和能力的人。我们要成为一本鲜活的教材,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活力资源,相信我们的体育课堂不会沉寂!我们不要让“放羊娃”在我们的课堂上成长。

编辑者:金华启航家教网www.0579jj.net)